十大机构把脉2022年全球经济,全球第十大经济体

基乐尔 72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十大机构把脉2022年全球经济,以及全球第十大经济体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联合国发布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

当地时间13日,联合国发布了2022年度《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报告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劳动力市场问题、持续的供应链挑战和通胀不断增加的压力,全球经济面临着较大压力。联合国预测,在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5%后,2022年和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会降至4%和3.5%。

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由强劲的消费者需求及部分货物交换投资带动,但主要经济体在2021年底增长均减缓。

报告指出,更高的不平等将成为疫情的长期负面影响。报告指出,在全球从疫情中恢复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经济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发展中国家。而如美国在内的富有阶层财富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低收入阶层,这造成了国家内和国家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增大,成为又一个挑战。

2022年全球十大经济体

2022年全球十大经济体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印度、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巴西。

1、美国

美国自从1894年成为世界工业产值之一大国之后,一直都是世界经济体中的第一。它具有世界规模最大和最发达的现代化市场经济。工业生产保持稳定,信息、生物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美国在市场容量、科技实力、教育创新、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稳居全球领先地位。

2、中国

中国经济增长保持比较高的速度,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国,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

3、日本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经济泡沫化出现负增长,日本在2011年GDP总量被中国超越。它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汽车、钢铁、机床、造船、电子和机器人等产业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相对明显。

4、德国

德国属于工业强国,二战后经济再次崛起。它是欧洲最大经济体,被誉为“欧洲经济火车头”。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是德国的重要象征。德国人理性务实、科学严谨与追求卓越的民族精神也成就了享誉全球的德国制造。

5、印度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人口多,但工业和各种基础设施非常落后。近些年来经济发展不错,凭借着庞大的人口规模,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

6、英国

老牌的工业强国之一,凭借强大的工业基础,经济规模依然位居世界前列。它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极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英国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净出口国。

7、法国

欧洲老牌工业强国之一,是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截至2022年1月,总人口为6563万人(不含海外领地),在核电、航空、航天和铁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8、加拿大

加拿大是位于北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美国相邻。人口不是太多,只有3700万人,地广人稀。其中,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服务业发达,资源工业、初级制造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9、意大利

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属于发达工业国家,是欧洲第四大、世界第八大经济体。机械设备、汽车制造、航天航空等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小企业发达,被誉为“中小企业王国”,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丰富。

10、巴西

巴西是南美洲国土面积和人口更大的国家,农牧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民用支线飞机制造业和生物燃料产业在世界上居于领先水平。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近六成,金融业较发达。

十大券商展望2022年:A股至少不是熊市,上半年机会较多

A股2021年正式收官。上证综指时隔28年年线三连阳。

2022年即将到来,A股将作何走势,又该如何投资呢?

中信证券认为,2022年A股运行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跨周期政策推动经济回归疫情前常态,宏观流动性合理充裕,A股整体向好,机会较多。下半年,货币政策在内外约束下转向稳健中性,以及高基数下非金融板块盈利承压,市场表现平淡。

国泰君安证券同时表示,2022年A股或呈现横盘震荡,先上后下的格局。其中,坚决看好2022年的春季行情,夏季投资者则应该做好防守。

兴业证券认为,虽然2022年A股市场,整体上难有大行情,更多是结构性行情。但增量资金仍然汹涌背景下,市场至少不是熊市。

配置方面,大盘蓝筹获得多家机构的看好。

中信证券认为,2022年增量资金中“长钱”占比提升,机构定价权将明显增强。因此风格上,蓝筹是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

海通证券同时指出,风格方面综合来看,2022年整体上大盘和价值有望略占优,同时沪深300在业绩占优的情况下有望略强于中证500。

中信证券:2022年上半年机会较多

整体来看,2022年上半年机会较多,下半年相对平淡。

其中,2022年A股运行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跨周期政策推动经济回归疫情前常态,宏观流动性合理充裕,A股整体向好,机会较多。下半年,货币政策在内外约束下转向稳健中性,以及高基数下非金融板块盈利承压,市场表现平淡。

配置方面,上半年政策重心在稳增长,建议聚焦优质蓝筹崛起。下半年,建议聚焦相对景气的板块。

2022年仍将处于疫情冲击下大波动后的“余波”期,全球部分经济体疫后超常需求刺激政策带来的增长及物价“大起”与随后潜在的“大落”,因此对应的政策应对是分析2022年资产配置的重要考量因素。

对未来12个月市场持中性偏积极看法,整体是危”中有“机”,有“惊”无“险”。

节奏上,当前仍处于增长放缓与政策托底预期的交互期,指数机会可能偏平淡,建议投资者重结构,均衡配置。

中信建投证券:2022年市场或呈现宽幅震荡格局

展望2022年,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流动性维持中性偏宽松的状态。整体而言,市场或与2021年市场表现类似,呈现出宽幅震荡的格局。

板块方面,2022年景气程度表现优秀的行业将表现优异。其中,电网投资、储能投资、光伏和风电等清洁能源是第一条主线。创新药、家电家具、回归制造业的地产等共同富裕方向是第二条主线。国防军工、工业母机、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等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是2022年的第三条主线。

市场风格来看,2022年蓝筹和成长股均会有优异表现。

国泰君安证券:2022年A股或呈现横盘震荡、先上后下格局

对2022年的A股市场策略,可以总结为四句话:春季进攻无碍,夏季防守在怀。成长机会仍在,价值重回舞台。周期盛极而衰,消费否极泰来。制造盈利向好,拥抱科创时代。

其中,坚决看好2022年的春季行情,夏季中投资者则应该做好防守。同时,风格方面,2022年应该说大股票和小股票都是有机会的,关键看投资者个人的风格。

同时,2022年A股或呈现横盘震荡、先上后下,因此建议投资者积极布局跨年行情,看好春季躁动接棒跨年行情。

海通证券:2022年A股指数振幅或变大,大盘和价值略占优

展望2022年,A股市场指数的振幅变大是大概率的事情。2021年市场的振幅处在 历史 极低位,因此2022年指数振幅向 历史 均值回归是大概率的事。

同时,2022年我国通胀仍面临PPI和CPI两方面的压力,涨价仍是宏观维度关键词之一,需警惕通胀压力。从时间来看,本轮通胀上行周期还未走完,当前这轮通胀周期中,CPI低点是2020年11月-0.5%,PPI低点是2020年5月-3.7%,截至2021年11月仅分别上行12个月、18个月。

风格方面,2022年大盘和价值风格或略优。回测结果显示,虽然2022年年初的跨年行情仍值得期待,但跨年行情结束后在利率制约估值和盈利下行的双重压力下,A股市场或将迎来休整, 历史 上在这类市场环境下大盘和价值往往是较好的选择。

因此,综合来看2022年整体上大盘和价值有望略占优,同时沪深300在业绩占优的情况下有望略强于中证500。

兴业证券:2022年至少不是熊市

2022年的A股市场,整体上看难有大行情,更多是结构性行情。其中,指数可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状态。

不过,2022年A股增量资金方面仍然汹涌,因此市场至少不是熊市。微观流动性方面,首先,即便外资流入可能会边际放缓,但预计仍将有2000亿元至3000亿元的量级。其次,公募基金经过过去几年持续高速发行,只要2022年不发生系统性的风险或波动,大概率将维持2万亿元左右的增量。再次,随着保费收入的逐步回升,险资入市规模较今年也会有边际改善。同时,私募也会成为市场非常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

因此,在银行理财维持千亿级别流入,社保、养老、年金等加一块也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增量的背景下,2022年仍将是增量资金汹涌入市的年份。增量资金加起来有望达到3万亿元左右的量级。这一体量的增量资金带动下,2022年A股市场至少不是熊市。

配置方面,2022年A股主要的投资机会,在当前环境下建议投资者还是要在小盘偏成长的领域里挖掘,聚焦“小高新”,即小市值、高增速、新增量的板块,将是下一步市场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广发证券:2022年可增配中下游

2022年,A股盈利将大幅回落,而分母端难以形成有效对冲,A股将迎来“金融供给侧慢牛”以来的首个压力年。配置上应从2021年的“买上游”,转向2022年的“增配中下游”。

具体而言,2022年,海外将由复苏转向滞胀,由此带来美联储政策收缩的节奏加快。国内方面,经济下行风险有限,政策缺乏想象空间,整体将以稳定为主。

从估值连续两年扩张之后的收缩看,今年是比较温和的,这意味着2022年估值难以扩张。目前,整个A股的估值和结构性的估值应该是中性偏贵的,尤其是A股的龙头股还是偏贵的。

配置方面,2022年小盘股的表现,大概率会从今年的上涨转向下跌。同时,PPI和CPI的剪刀差将有所收敛,这将带来两个配置机会:一是PPI下行成本压力缓和的 汽车 、电机、白电,二是CPI传导提价兑现的食品加工、农业。

华泰证券:看多2022年A股市场

展望后市,看多2022年的A股市场,同时,A股2022年后三个季度的行情,或更为扎实。具体而言,2022年即使美联储鹰派,对A股估值影响也很小。同时,国内经济并未衰退,业绩显示制造业能屈能伸。

预计2022年A股非金融净利润同比增速4.7%,乐观有望实现8.0%、悲观预期下或为1.3%,积累趋势呈“U型”,中报是年内低点、年报是年内高点。基准情形下,结合盈利正增长+估值中枢平稳的判断,我们预计全A年度收益为正。

配置方面,全板块的业绩剪刀差、筹码分布、供给侧变化对比之下,预计2022年高端制造板块总体占优、大众消费有困境反转机会。

具体而言,2022年A股投资主线为能源与芯片的增长闭环。行业配置上,将以储能电力为盾、以硅基需求为矛。此外,碳达峰行情或刚行至三分之一,“泛电力链”行业轮动大概率仍是2022年市场主线。

上海证券:2022年看好沪深300、A50指数长期上行

2021年,市场资金整体充裕,中国为应对通胀减少投资,使得传统行业盈利增速下行过快,部分周期性贝塔很强的行业,如碳中和、具备成长属性的新能源光伏等行业,表现出很强的配置力量,市场资金由阿尔法偏离至贝塔特征明显。

2022年,伴随非市场化调节的逐渐退坡,在强调“稳字当头”的主基调下,我国经济总量将保持稳定,传统行业盈利或将全面恢复,利润分配将回归正常。在此环境下,今年偏低估值的阿尔法公司,大概率会迎来“盈利+估值”的双升。

同时,相对确定的是,当前贝塔行情已经行至尾声,2022年将进行阿尔法行情切换。指数上,看好沪深300、A50指数及港股互联网 科技 、纳斯达克100的长期上行。

国联证券:2022年成长风格有望占优

2021年,“复苏”是全球经济的主旋律,主要体现在主要国家利率上行、物价上涨、股指上扬等方面。在此背景下,2022年应选择业绩敏感度相对较低、但对估值和政策敏感度相对较高的行业进行配置。整体上,成长风格有望占优。

其中,大金融方面,无论是从 历史 角度还是横向对比看,其估值目前都处于非常低的位置。重点推荐具有成长空间的券商板块。

中游困境反转方面,受上游大宗商品涨价压制,2021年中下游普遍艰难。但2022年物价有望回落,也有望为中下游带来反转机会。重点推荐 汽车 及零部件、畜禽养殖两个行业。

校对:张艳

2022年,世界经济总量将超过100万亿美元

智库机构此前预计2024年将达到100万亿美元里程碑

中国有望在2030年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据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的数据,2022年,世界经济总量将首次超过100万亿美元,比此前的预测提前两年。

总部位于伦敦的智库机构表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因新冠疫情的持续复苏而加速增长,不过,如果通胀持续下去,决策者可能很难避免经济再次陷入衰退。

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副主席道格拉斯·麦克威廉姆斯(Douglas McWilliams)表示:“21世纪20年代世界经济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应对通胀。”。“我们希望,各国经济决策者应对本国经济进行相对温和调整,使暂时性因素得到控制。否则,世界需要为2023年或2024年的衰退做好准备。”

这一预测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一致。IMF还预测,以美元和当前价格衡量的全球GDP将在2022年超过100万亿美元。

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在其年度世界经济排行榜中还预测:

2022年化工业前景谨慎乐观

近日十大机构把脉2022年全球经济,全球主要化工行业分析机构发布新年展望。由于全球经济恢复放缓十大机构把脉2022年全球经济,加之日益增长的能源和原材料成本造成通胀压力,供应链隐患和疫情持续,分析机构普遍对2022年全球化工行业前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经济复苏有所放缓

2022年,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恢复仍持续,但会有所放缓。IHS Markit预测,2022年全球实际GDP将增长4.3%,仍高于 历史 平均水平,但较2021年的5.6%下滑。其中,北美实际GDP增速将从2021年的5.6%放缓至2022年的4.1%,拉美从6.4%放缓至2.4%,西欧从5.3%放缓至3.7%,东欧和中亚从4.0%放缓至3.5%,中东和北非从4%增长至5.2%,亚太从5.9%放缓至4.9%。该机构预测,2022年全球工业产值将增长4.2%,显著低于2021年的7%。其中,北美工业产值增速将从2021年的5.6%放缓至2022年的4.4%,拉美从7.4%放缓至1.4%,西欧从6.8%放缓至2.8%,东欧和中亚从4.9%放缓至3.5%,中东和北非从2.1%增长至5.9%,亚太从8.6%放缓至5.2%。

IHS Markit全球经济执行董事萨拉·约翰逊表示:“2022年,化工企业将必须应对全球经济的多重挑战,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变异毒株、财政政策从刺激转向限制、利率上升和信贷条件收紧以及从碳氢化合物到可再生能源的能源过渡。在这些转变过程中,随着一些主要经济体接近或达到充分就业,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会在2022年放缓。”

化工业增速将放缓

美国化学理事会(ACC)首席经济学家玛莎·摩尔预计,2022年,全球化工行业总体将增长3.8%,2023年将放缓至3.2%。

ACC表示,2021年,全球化工行业增长5.8%。其中,亚太地区增速最快,达到8.2%,北美增长1.8%,拉美增长2.7%,西欧增长1.8%,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增长5.9%,非洲和中东增长2.5%。展望2022年,大部分地区的增速将放缓,但也有一些地区增速将加快,其中,北美地区化工业增速将达到4.5%,非洲和中东地区将加快至3.3%,拉美将放缓至2.4%,西欧将放缓至1.6%,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将放缓至3.6%,亚太将放缓至4.3%。

另外,所有细分子行业的增速都将低于2021年,其中,农用化学品增速将从2021年的3%放缓至2022年的2.3%,消费化学品将从3.4%放缓至3%,基础化学品将从6.1%放缓至4%,无机化学品将从6.6%放缓至3.9%,大宗石化产品和有机化学品将从5.8%放缓至3.8%,塑料树脂将从6%放缓至4.3%,合成橡胶将从7.6%放缓至6.3%,特种化学品将从5.2%放缓至4%。

化工业的增长仍受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撑。摩尔表示:“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给2022年全球经济和全球化工业带来了不确定性,但是我们仍然认为2022年将继续复苏。”摩尔预测,2022年,美国化工业将增长4.3%,后疫情时期的复苏仍将持续,供应链中断和极端天气所带来的影响趋于缓解。虽然全球经济的风险仍然存在,但是美国化工业以强劲的姿态进入到2022年。

欧洲化工业委员会(Cefic)表示,欧盟27国的化工业在2021年强劲增长5%之后,2022年的增速将放缓至2.5%。Cefic表示:“近来,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和供应链中断,持续给经济和化工业带来下行风险。”

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预测,2022年德国化学品(不包括药品)产量将增长1.5%,生产商价格将上涨3.5%,销售收入将增长逾5%,其中国内销售收入将增长5.5%,国外销售收入将增长5%。VCI会长、德国赢创工业公司董事长克里斯蒂安·库尔曼表示:“尽管2022年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但是大多数企业仍将实现增长。”

通胀压力不容小觑

尽管存在风险,但是全球化工行业景气和指标仍然积极乐观。2021年11月,IHS Markit全球化工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4.9,显示全球化工制造业继续反弹。全球化工产值PMI为52.2,未来产值指数为65.3。这意味着未来12个月化工行业将增长。不过,一些指标仍然疲软,如供应商交付时间,这个指数仅为36.2;成品库存指数为48,这意味着供应链限制持续。

化工产品价格压力仍然严峻,2021年11月份的输入价格指数为73.4,输出价格指数为63.7。11月份的输入成本增速创下自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值,主要是受到运输、能源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影响。由于投资减少、风暴影响和经济复苏,2022年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预计将保持高位。这或将影响企业盈利。

2022年,美国原油产量的增长应该会帮助缓解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IHS Markit估计,2022年全球液体产量或将增加550万桶/日,超过400万桶/日的需求增长预期,因此,2022年国际基准的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预期为75美元/桶,2023年将回落至72美元/桶。天然气方面,2021年美国基准的Henry Hub天然气平均价格达到3.8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比2020年增长了近一倍,但在2021年底和2022年初已显示回落的迹象。IHS Markit预测,2022年Henry Hub天然气平均价格为3.1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2023年将进一步回落至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十大机构把脉2022年全球经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全球第十大经济体、十大机构把脉2022年全球经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十大机构把脉2022年全球经济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